銳思華創與通號院達成戰略合作 裸眼AR將應用于中國高鐵駕駛艙
導言: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鐵與大眾出行密切相關,如何運用前沿科技來保障高鐵行駛安全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在2020年,AR-HUD技術新銳企業銳思華創已與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通號院”)達成戰略合作,銳思華創全球領先的AR-HUD方案將應用于高鐵駕駛艙中。
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鐵與大眾出行密切相關,如何運用前沿科技來保障高鐵行駛安全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在2020年,AR-HUD技術新銳企業銳思華創已與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通號院”)達成戰略合作,銳思華創全球領先的AR-HUD方案將應用于高鐵駕駛艙中。
進入高鐵時代后,傳統的低頭觀屏、繁瑣作業愈發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高速營運環境。銳思華創的AR-HUD方案采用光粒子空間成像技術以及高鐵定制OpticalCore®光核引擎和極速AR-rail算法,可在高鐵駕駛艙的風擋玻璃上直觀呈現列車速度、運行等級、制動狀況、信號燈、災害風險等信息,所見即所得,這將極大提升高鐵DMI系統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保障高鐵運行安全。
事實上,高鐵列車上裸眼AR的實現可謂困難重重,必須要攻克“三大難題”:
首先,高鐵風檔玻璃不同于普通玻璃或是汽車前檔玻璃,為滿足高速場景和安全需要,高鐵風擋玻璃采用了特殊高強度的多層材料,在結構上形成了復雜的雙曲面,導致在高鐵風擋玻璃上實現AR成像的光學設計難度幾何級倍增;
其次,考慮到異物入侵、落石塌方、橋梁斷裂、隧道坍塌等錯綜復雜的突發災害事件,AR成像的幅面要覆蓋列車駕駛員的全部視野,全景的成像視場角需要超大鏡片的精密設計與加工,其制程難度非常大。目前市面上AR-HUD的FOV普遍僅在10度以內,均無法滿足高鐵AR廣視場角的要求。
最后,高鐵時速高達350Km/h以上, 要實現真正的裸眼AR效果,對標定物的準確性和AR渲染的實時性都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
“銳思華創作為2019年才成立的初創公司,能和國資委直屬央企通號院取得戰略合作,足見銳思華創在AR-HUD技術領域的領先程度。”銳思華創相關負責人表示:“高鐵營運場景復雜,行駛速度遠超公路,高鐵駕駛員需要關注的儀表盤信息更多,對突發情況時作出的反應時間更短,這就需要在AR-HUD光源/光學設計、軌道交通專用人機交互引擎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均要應對‘高標準’的挑戰。”銳思華創擁有深圳、臺北和印度班加羅爾的國際化研發團隊,在AR-HUD光粒子成像系統設計、OpticalCore®光核引擎、AR Generator® SDK 與AR智能算法以及平臺化的軟件系統架構均掌握了核心技術與多項發明專利,構筑了極高的技術壁壘,已發展成為中國通號在智能軌道交通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0年下半年,繼銳思華創獲得東方富海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之后,目前A輪融資已正式啟動,力圖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新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引領軌道交通裸眼AR時代的加速到來。
免責聲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來自媒體轉載或由企業自行提供,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果以上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中國企業新聞網:020-34333079 郵箱:cenn_gd@126.com 我們將在24小時內審核并處理。
標簽 :
相關網文
一周新聞資訊點擊排行